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驾驶 > 正文

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

今天给大家分享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其中也会对自动驾驶行业现状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被加速洗牌的自动驾驶行业

在国内,受益于新基建、智能汽车相关指导政策的加持,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进程也开始加速。年初,国家便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同时还提出要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此外,2025年L3级自动驾驶的法规是否能够完善,也决定着智驾的竞争方向。目前包括多家车企都具备完善L3级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力,而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说无法在智驾方面投入巨大成本以实现追赶行业平均水准的公司,将会进一步被压缩市场空间。 长续航方面,已不再局限于纯电动车。

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G时代的到来,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6月3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当前全球5G正在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5G商用步伐的加快,车企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布局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将成为车企破局新生的主流趋势。严峻的车市环境以及5G技术的到来,让勇于进取的中国车企品牌有了全新的思考。

假若华为在短期内数万人的研发,能够将激光雷达成本打下来,对于高阶自动驾驶,即L3以上自动驾驶,其意义重大。一是加速L3自动驾驶量产落地。二是涉及自动驾驶关键传感器实现国产替代。无论哪一个,对于当下的汽车产业和自动驾驶,意义不言而喻。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互联网巨头百度的加入,加速了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化。越来越多人看到这项技术的商业价值,这其中,也包括投资人。2016年到2017年间,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第一个爆发点。诸多技术人员出走百度,陆续成立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公司,如彭军和楼天城创立的小马智行、倪凯的禾多科技、张天雷的主线科技等。

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防疫新武器!Apollo无人车自动驾驶、消毒送餐样样硬核

月4日,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的2台无人物流小车已发往武汉,准备投入防疫工作。2月6日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及智行者科技分别开发的无人物流车与无人清洁消毒车,已经抵达北京的隔离点,未来可用于隔离区内的独立清洁消毒及送餐服务。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百度“萝卜快跑”首批获准在京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这是全球范围内全无人车队首次在首都城市落地,至此,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重庆三个城市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易车讯 日前,文远知行正式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许可。根据许可,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域范围内进行“主驾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无人化公开道路测试,测试范围总共60平方公里。

纵观整场车展,将重点放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三大件技术提升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声势与声量也远不及软件。5G加持,触手可及的L4自动驾驶,从简单的触摸式人机交互,发展到手势、视觉、听觉的智能交互,由软件提升带给消费者驾乘体验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之大不亚于智能手机的诞生。

顺利迈入全车无人载人应用的重要阶段。根据许可,小马智行可在北京亦庄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全车无人Robotaxi服务。市民可以通过PonyPilot+呼叫到一台真正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去往地铁口、重点商圈、市民公园、住宅小区等多个目的地。全无人Robotaxi无疑会给乘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新体验。

无人车在疫情中挺身而出,又一个万亿级市场逐渐浮现

在这次疫情中,无人配送小车的贡献巨大,不仅解决人员短缺问题,还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必要接触,极大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相对应的,这次也为无人驾驶特种车辆提供了更多的实战机会,也增加了它们的曝光量,无疑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包括华晨宝马在内的汽车制造商们的挺身而出,不仅在生产供应及技术支持层面倾囊相授,并且从防疫物资,资金运转等方面给予供应商最大程度的支持,帮助部分本土供应商缓解运营压力。

其中,A股上市企业有21家左右,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以及广汽集团三家车企挺身而出,改造生产线,转身投入“抗疫”。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给企业吃了颗定心丸,“不少企业担心将来会不会口罩产能过剩,明确告诉他们,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将进行收储。

当然,人红是非多,企业也一样,鸿星尔克的动机是否是借机宣传,变相广告,打造流量也被众说纷纭。其实,这大可不必,灾难面前,对于生命和生存而言一切都是渺小的,在这个时候能挺身而出,捐款出力,不管出于何种考虑都应该肯定和支持,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鸿星尔克被爆买,销量暴增,甚至卖到断货。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齐迎“高光时刻”

月底,在国内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深陷肺炎疫情带来的业绩亏损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Pony.ai(小马智行)和驭势科技却凭借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逆势吸金,分别获得了丰田和博世的投资。

自动驾驶难以实现商业化落地?此次抗疫过程中却展现无遗!

1、然而,由于现阶段自动驾驶的瓶颈仍十分明显,即难以实现商业化的落地。一方面因为它实在太过“烧钱”,另一方面落地难、造血慢,也使得原本怀揣着雄心的一家又一家的企业逐渐转向或退出。可以说,自动驾驶还未真正发展起来,便已经开始逐渐呈现众人皆降维的态势。

2、受制于疫情的传染性,无人化商业模式一时被热议。在这场“抗疫”中,无人车价值逐渐显现。武汉方舱医院内,无人车辆往来穿梭。这些车辆拥有远程调控装置,配合医院需求随时上岗。此外,车辆的提供方安排工程师进行监控,有需求随时响应。一时之间,无人驾驶的春天好像来了。

3、今年1月,国内突然爆发大规模的***肺炎疫情,为助力抗疫,一辆辆由京东、百度、美团等国内企业研发的无人车被迅速投放到各大医院及隔离点,用于运送药物及生活物资,不仅让自动驾驶大刷了一把存在感,也使得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验证。

中国自动驾驶春天远未来到,眼前的热闹多半是假象

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国内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汽车CIAVT-I型,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由此真正起步。但此后20多年时间里,自动驾驶技术仍只存在于高校实验中。

以上使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以CCD图像传感器、雷达测距等技术,简单的高速路况下,几乎都已经可以实现不错的自动驾驶性能,但是城市道路路况,问题还是非常多,毕竟总体来看,国内的自动驾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处于研发的原型验证阶段,与美国差距不小(不光自动驾驶,很多方面都是)。

年,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车展中,几乎所有的车企发布会舞台上都在说,要更加迎合年轻,迎合Z世代;而2023年的6月,随着权威人士说出“年轻人撑不起中国车市”,两者几乎南辕北辙。 所以,要么是3年多的时间过去之后,年轻人被验证为“不行”,要么是,预测和判断至少短时间内出现了问题。

但接下来的一百年,自动驾驶汽车,是大国竞争的未来制高点,在个领域,中国人追上来了! 2020年3月10日下午5点,长安汽车在重庆举行以“未来科技 量产先行”为主题的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并在开放路段进行网上直播。

按照《智能 汽车 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到 2025 年,中国将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 汽车 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 汽车 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这意味着未来5年,如果使用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技术取得成功并进行量产,将带来巨量的激光雷达需求。

关于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和自动驾驶行业现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自动驾驶行业现状、疫情下的自动驾驶行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