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可以涉水,但涉水深度因地区和车辆标准而异,普遍标准为10CM。以下是关于新能源车涉水深度的详细解普遍涉水深度标准:依据国标GB/T18383,新能源车涉水时的水深需控制在10CM。在此深度下,车速应保持在20KM/h,行驶距离不超过500m,涉水时间限定为5min。
电动汽车的涉水深度与底盘高度密切相关,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涉水深度标准。根据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对动力电池防水性能的测试,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均能在水中进行30分钟的测试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然而,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则存在自燃的风险,因此需要谨慎处理。
电动汽车在涉水时,路面积水深度不得超过30厘米,行驶速度应保持在10公里/小时以内。涉水深度的限制依据安全考量制定,以防车辆进水导致损害。目前电动车的涉水深度普遍较低,公交车的涉水深度通常为20至30厘米,轿车甚至更低。安全涉水深度概念 安全涉水深度是指车辆离地间隙的水平。
电动汽车的涉水深度通常在15厘米至30厘米之间,这是大多数电动汽车能够安全通过的水深范围。某些高性能或专为越野设计的电动汽车,其涉水深度可能更高,甚至可以达到半米或更深。影响因素:电池位置:电动汽车的电池通常位于车辆底部,因此电池包的密封性和位置对涉水深度有重要影响。
依据国标GB/T18383,新能源车涉水时的水深需控制在10CM。在此深度下,车速应保持在20KM/h,行驶距离不超过500m,涉水时间限定为5min。地区差异:不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涉水标准存在差异。例如,上海市执行的标准规定水深为15cm,车速需在30km/h以上,总涉水时间为10分钟。
积水深度10至25厘米:这个深度已经接近威胁电动车安全的临界点。因为新能源汽车底部装有电池包和电控设备,一旦水位触及这些关键部件,可能会导致严重故障或安全事故。积水深度超过轮胎三分之一:即使积水深度未达到10厘米,但如果已经超过轮胎的三分之一高度,涉水前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对于轿车而言,约150mm的水深即可淹没底盘;而对于SUV,300mm的水深会刚好淹没其底盘。一旦水位超过底盘高度,到达车门下方的缝隙时,水就会进入车内,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涉水能力较燃油车更强,但这仅能保证其在短时间内的涉水安全性。
新能源车的涉水深度标准为10厘米,这个标准是根据国标GB/T18383所规定的。该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在水深10厘米、车速20公里每小时、可行驶距离500米、涉水时间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涉水试验。
涉水的深度将决定新能源车能否通过。一般情况下,汽车的涉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0厘米,甚至有些车型不会超过15厘米。可以通过目测水位高度是否超过车身来确定能否涉水通过。正确的涉水方法是保持低速行驶并随时检查。根据积水深度,手动挡车辆应尽量使用一档,稳定油门平稳通过。
新能源车在遇到积水时,如果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是不能开车的。但是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在涉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即使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不会导致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只要保证涉水深度小于等于30厘米,即大半个轮胎的深度范围内,可以缓慢涉水通过。
1、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本质差异,涉水可能导致电动系统的绝缘材料失效,从而使电流泄露,发生故障。如果车辆在水淹后再次启动,有可能导致高压系统短路,进一步损坏电池和电控系统。对机械部件的损坏:涉水可能导致车轮陷入泥浆或沙石中,从而磨损车轮轮胎并损坏悬挂系统。
2、整车过水不用怕!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供能模式,新能源车是通过电池提供能量,不需要空气参与,也没有进气和排气的问题,因此涉水能力更强。电动车的电池模块是完全封闭的,即使泡在水里也不会有危险。
3、新能源车涉水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涉水深度为70厘米的情况下,虽然水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汽车底盘的高度,但是并没有出现危险。与传统汽油车通过涉水路段时候常用的“慢进稳出”策略稍有不同的是,电动汽车涉水时反而***用了匀速前进的策略。
●驶经积水路段后应尽可能避免紧急制动。●电机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切忌进水!若汽车在低洼积水路面行驶,请注意避免电机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进水,否则势必严重损坏电机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由此导致的车辆故障及损坏,北汽新能源不承担质量担保。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由电机、电池、电控三大部分组成。那么在雨天驾驶电动汽车是否有漏电的危险?也成为了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焦点。以电动汽车来讲,由于不存在内燃机,不用担心进气和排气的问题,所以其涉水能力要远远高于燃油汽车,一般可以在水深40厘米的情况下正常行驶。
驶入积水路段前必须清楚积水深 度,积水高度不得超过车身下边缘。如要涉水行车,在车辆起步前将 空调关掉,减速慢行,然后轻踩 加速踏板且不要松脚,以稳定而缓慢的速度通过积水路段。驾驶经过深水时可能会弄湿制动器,应小心驾驶。
而且,积水深度高于20公分的停车场也不应该纳入选择。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之前,厂家一定会对布置在底盘的动力电池进行涉水、长时间泡水甚至穿刺等安全试验,但这并不能保证每款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在完全浸泡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运行状态,因此,为了后续行车安全,我们一定要将危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电池安全: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的规定,新能源汽车在水下测试中需承受30分钟,以确保电池安全。特斯拉Model3在这一测试中表现良好,证明了其电池在涉水情况下的安全性。涉水情况分类:汽车涉水情况通常分为积水未超过排气管、半轮高度的积水以及超过半轮高度的深水。
新能源汽车怕雨吗 新能源汽车确实怕雨,雨水可能会导致电子元件损坏,影响车辆正常运行。特别是在遇到下雨天气时,建议将车停在挡雨棚内,或者用雨布遮盖,以保持车辆干燥。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在积水较深的路面行驶,尤其是在水深超过轮胎一半时,应避免通过,以免造成涉水故障。
1、新能源车在积水深度达到10至25厘米时,应谨慎考虑是否继续行驶,超过25厘米则不建议继续行驶。以下是具体分析:积水深度10至25厘米:这个深度已经接近威胁电动车安全的临界点。因为新能源汽车底部装有电池包和电控设备,一旦水位触及这些关键部件,可能会导致严重故障或安全事故。
2、新能源车在遇到积水时,如果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是不能开车的。但是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在涉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即使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不会导致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只要保证涉水深度小于等于30厘米,即大半个轮胎的深度范围内,可以缓慢涉水通过。
3、新能源车积水超过30厘米深一般就不能开了。新能源汽车由于包含电池、电机等复杂电子系统,对水的敏感性更高。一般来说,如果路面积水超过30厘米,即大约到半个车轮的高度,就不建议强行通过。
关于新能源车底盘电池涉水多深,以及新能源车底盘怕水吗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混动车跑长途用什么模式
下一篇
新能源车停久了需要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