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设计流程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新能源汽车设计流程,以及新能源汽车设计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30-40个月一款新车是怎样开发出炉的?

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30-40个月一款新车是怎样开发出炉的?整车开发流程大致可分为架构阶段、战略开发、概念开发、设计开发、生产导入等阶段。每个阶段包含多个节点,以节点为单位明确当前项目进度。完整的汽车开发项目预计需要30-40个月(不含架构阶段,G8-G1节点)。

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约为30至40个月,从设计到上市涉及多个阶段和团队协作。整车开发流程主要包括架构阶段、战略开发、概念开发、设计开发、生产导入等环节。

新能源汽车设计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燃油车时代,正常的汽车开发周期需要4-5年,改款车型也至少2年左右,但如今,一款新车的开发周期已经被压缩至12-15个月。 这背后,固然有电动车零部件简化,国内车企效率更高等原因,但也有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的原因:缩减测试验证环节,不影响国标检测认证的情况下,能省则省,能减就减。

无论是主机厂还是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比如大众汽车在2022年明确表示,未来新车的研发周期将从54个月变为40个月,预计缩短25%的时间。但是,无论怎么去缩短研发时间,一款新车必然经历的验证期不能少。

新能源汽车的12V电池有什么作用

1、而12V小电瓶,我们通常称之为低压电气系统,主要负责低功率系统的供电,如刹车系统、气囊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仪表盘、灯光系统和助力转向等。 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这些关键设备能正常运行,保障行车安全。此外,小电池还需为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气设备的控制器和冷却电动水泵等辅助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设计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12v电瓶的作用是主要用来驱动汽车电动机,如起动、加速时就需要动力电池的大电压来实现,并以深循环使用,以及给大功率子系统供电。在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时候发现除了动力电池以外还有个12V的小电瓶,动力电池高压电气系统即动力蓄电池,主要用来驱动汽车电动机。

3、【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12v蓄电池主要用来驱动汽车电动机,如起动、加速时就需要动力电池的大电压来实现,并以深循环使用,以及给大功率子系统供电。

4、12V电池:12V电池主要用于供应车辆的启动系统和电子设备。这些电池通常是铅酸蓄电池,用于启动发动机和供应车辆的低电压电子设备。 刹车能量回收电池:一些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刹车能量回收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这些电池通常是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EV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常用屏蔽结构设计

在屏蔽电磁干扰的多种方式中,常见的有三种:导线自带屏蔽层、在导线外面增加屏蔽套管、以及从源头上屏蔽,直接在高压设备上增加滤波器。导线自带屏蔽层是通过在单芯高压导线内部设置两层金属导电物质和两层绝缘物质,形成屏蔽层,从而有效隔离电磁干扰。

高压系统的位置高压线束用橙色防尘套包裹。高压线束底盘下配置有橙色波纹管和一层高压护套。高压系统维护对每个高压电缆组件的表面应清洁,波纹管应无损伤。如若损坏,应检查高压线束的绝缘情况。如果整车绝缘,应***用绝缘胶带包裹损坏部位,并查明损坏原因。

电池安装位置与护板:电池安装在座舱下方,两侧设有护板,确保高压线束和刹车油管的安全。悬架系统:后悬架:后悬架为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调校偏重于舒适性,为驾驶者提供更平稳的乘坐体验。总结:东风启辰T60EV的底盘设计兼顾了功能性和耐用性,同时注重舒适度,展现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独特魅力。

精密规范的线束布局不仅透露出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高压线束位于电池包中央,能够尽量避免侧向撞击力对线束的破坏;而且前端的高压线***用集成后置设计方案,并设保护结构,最大限度避免撞击时损伤高压线、引发短路等情况。

新能源汽车V字形开发流程

1、V字形开发流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广泛应用,它集协作与速度于一体,旨在在保证高软件质量的同时缩短开发周期。该流程由多个步骤构成,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设计、软件实现、HIL测试、台架测试、实车标定与产业化。需求分析阶段,首要任务是文档化客户需求,并研究受控对象以明确控制功能与系统配置,形成需求描述文档。

2、开发流程遵循V字型标准,确保软件质量。需求分析阶段涉及建立开发规范、测试流程、模块与数学描述文档。系统设计则聚焦于创建模块控制思想、接口定义与设计文档建立。软件设计利用模型化工具(如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功能模型,通过MAAB、Design Verifier、MISRA C与PolySpace等工具进行模型检查与验证。

3、应用软件层(ASW)和基础软件(BSW)是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用V字形开发流程,通过模型验证与测试,确保软件设计高效与高质量。整车控制器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型建立与仿真、原型开发、代码生成与集成、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实车测评等阶段。

4、硬件结构:VCU的硬件主要包括驱动芯片、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通信接口,常***用autosar架构以实现软硬件分离,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软件支持:应用软件层(asw)与基础软件层(bsw)协同工作,遵循V字形开发流程,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扩展性。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壳体,设计与制造

电机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电机,向电机发送指令,可以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大脑”。它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节频率的交流电,以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器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电驱系统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目前,电动车制造商普遍使用基于硅的IGBT功率模块作为电机电控的核心部件。然而,传统的硅基IGBT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上海电驱动: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制生产,产品涵盖主驱动系统和辅助驱动系统,旨在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的中国品牌。 北京精进: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及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丰富的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术积累和经验。

新能源专业毕业去向较好的地方及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汽车维修类企业:新能源汽车售后: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技术咨询、维护保养与修理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负责电子电气及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电动力汽车行业:设计与制造:参与电机及控制器的设计、试验和制造。

典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内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通常由多个IGBT器件组成,具体数量取决于控制器的设计和所需功率。一般来说,这些模块包括 6 至 24 个 IGBT 晶体管。这些 IGBT 模块用于电机控制,通过改变电流来调整电机的转速和功率输出。

其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噪音控制、防水防尘等,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总结而言,驱动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其功能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母排深度解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绿色出行成为日常新风尚。相较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系统(电驱动)承载着高压大电流的任务,母排作为关键非标准部件,其作用不容忽视。

关于新能源汽车设计流程,以及新能源汽车设计方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