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emc整改

文章阐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emc整改,以及新能源电池emc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方案

1、. 在2线束设计上,选用双绞线,兼顾环路控制和信号线缆的布局,以优化信号传输。1 3电源线传导防护则针对浪涌、脉冲和静电干扰进行考量,静电抗扰措施包括信号消抖和等电位设计,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2、推荐使用韧性导线,如硅橡胶导线和柔性的交联聚烯烃导线,以提高适应性和可靠性。 高压线束应尽量布置在车辆底部,减少对乘员舱的影响,避免与其他部件冲突。 这样的设计提升了车辆内部空间利用率,加强安全防护,降低潜在的碰撞风险。

新能源汽车emc整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动力电池高压电缆:即连接动力电池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电机控制器电缆:即连接高压盒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束。快充线束:即连接快充口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慢充线束:即连接慢充口到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线束。

4、慢充线束!--:连接车载充电机,为车辆提供常规充电服务。高压附件线束(高压线束总成)!--:负责连接高压盒至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空调压缩机以及空调PTC,确保各类辅助系统的供电。每个部分的位置和设计都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碳排放系统

1、碳排放交易系统,简称ETS,是建立在温室气体减排量基础上将排放权作为商品流通的交易市场。欧盟于2005年建立ETS,中国“十二五”期间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TS)。碳排放交易系统,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新能源汽车emc整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起源于一个重要的法律基础,即欧盟在2003年发布的《第87号指令》(2003/87/EC),该指令标志着这个系统的诞生。自2005年1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EU-ETS已经成为了全球碳交易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3、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是一个基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将排放权视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 欧盟在2005年建立了ETS,而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为了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ETS。

4、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一概念起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 碳汇的主要形式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即森林的碳吸收量。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对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汽车标准:全球EMC试验标准汇总!

EMC测试,汽车开发过程中关键环节,确保车辆正常工作,避免电磁干扰。测试分为EMI(干扰源测试)和EMS(敏感设备测试)两大类。国际标准由IEC、CISPR、ISO等制定,国家或地区标准有SAE、GB等。企业标准则由整车厂如GM、VW等设立,通常比行业标准更严格。

EMC测试标准主要分为国际标准(如IEC、CISPR、ISO)、国家或地区标准(如SAE、GB)、以及汽车厂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包括ISO 1145ISO 1145ISO 763ISO 1060CISPR 25等。国家或地区标准如SAE J 551系列、GB/T系列等,汽车厂商则有GMW3100、ES-XW7T-1A278-AC、DC-10614等企业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EMC抗扰度测试主要包括ESD、CTI-P、CTI-S、MFI、BCI、RI与PTI七种测试。下文将逐一解析这些测试:ESD(静电放电抗干扰)测试通过静电放电模拟器对汽车电子部件表面、线束、开关接口等进行测试,旨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的静电影响,观察放电电弧与现象,快速定位抗干扰问题。

本文汇总了汽车整车、零部件和IC的EMC标准,包括国标、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如ISO/IEC/CISPR系列、ANSI/FCC/SAE/FTZ/VDE/BSI/VCCI等,以及地区标准如ECE法规和企业严格的标准要求,如某些公司规定的100V/m-200V/m抗扰度要求。整车EMC测试包括辐射干扰和抗干扰,涉及国标和企业自定标准。

【BMS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EMC测试介绍

1、动力电池包电磁兼容(EMC)测试是确保电动汽车在正常使用及电磁环境下的工作性能的关键步骤。此测试通常由专业实验室执行,目的是验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EMC性能。标准包括ISO 7637系列、CISPR2ISO11452等,这些标准为测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测试结果被定义为几种功能状态:A、B、C、D、E。

2、GB/T38661-2020标准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此标准要求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BMS)具备高精度参数测量、SOC估算、电气与环境适应性,并对电磁兼容性能提出要求。这标志着BMS的电磁兼容测试有了统一标准。在进行BMS的电磁兼容(EMC)试验时,根据GB/T38661-2020标准,应使用与BMS配套的电池模拟实际安装情况。

3、GB/T 18655-2010标准对动力电池系统及其BMS的电磁(EMC)测试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该标准,BMS应具备精确的参数测量、SOC估算以及电气和环境适应性。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BMS电磁兼容性的测试方法。

4、值得一提的是,BEIJING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所搭载的电池系统,还***用了PACK密封技术、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及IBTC智能仿生温控系统等技术,可以对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包的温度进行智能监测和调节,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延长电池寿命。这些电池包在装车前,还需要进行58项国家标准验证和106项企业标准验证。

5、获得该证书及报告标志着洛阳中科协同的产品满足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法规要求,其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解释道:电池热失控是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主因。因为能量密度大的电池容量更大,能集中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多,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导致了能量的集中释放,容易引发危险。

关于新能源汽车emc整改,以及新能源电池emc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